玉米种植说明
2023-04-20


玉米,学名玉蜀黍,属于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,是喜光喜热的短日照农作物。

玉米对土壤要求不高,最适宜土层深厚、通透性好、有机质含量和速效养分均衡、PH值在5~8之间,最适pH 值在6.5~7之间的土壤,盐碱较重的土壤必须经过改良后才能种植玉米。玉米最适生长温度为30℃左右,低温使玉米不能正常成熟,常导致减产。

一、品种选择

玉米的种植范围非常广,但是一个全新的品种引种到某个区域,丰产和稳产性表现会因耕作制度、生产条件、种植习惯、主要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等的不同会有所不同。种植者应根据品种审定区域,科学选择适宜本地区的玉米品种,按照先试种后推广的原则,避免因品种选择不当带来种植风险。

一般来说,应选择适应性和抗病性强、丰产潜力大的品种。同时,尽可能购买包衣种子,可有效提高抗病抗虫能力。

二、栽培管理措施

1、整地

前茬作物收获之后或者春播前应进行翻耕,深度控制在25~30 cm,以打破土壤犁底层,改善玉米根系的发育环境。耕后及时耙耱保墒。整地要重耙、重压,使土壤耕层达到上虚下实,平整细碎,以利于蓄水保墒,提高地温。为解决夏玉米耕翻整地时间紧的问题,也可以在前茬小麦播种前进行深耕。夏播整地一定要平整,小麦秸秆粉碎后,留茬高度不超过5厘米。

2、底肥

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,施足底肥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。 一般每亩需要施用2000—3000公斤有机肥、复合肥45公斤作为底肥,其中氮磷钾的比例一般为1:0.5:0.8。

3、播种与留床密度

春播应在10cm深处土壤温度稳定在10℃—12℃、土壤田间******持水量60%-70%(土壤握在手里能成团、松手掉落在地上能够自然散开)时播种。适宜的播种时间是4月中旬至5月中旬。夏玉米播种时间主要是根据田里小麦收割时间以及墒情决定。小麦收割后,玉米播种时间越早越好,玉米生育期越长,积温越高,产量就越高。尽量在6月20号之前,最迟不要晚于6月30号。

播种深度:墒情良好的情况下,玉米播种的深度以3-5厘米为宜。粘湿土壤播种深度控制在3-4厘米为宜,而沙性土壤的播种深度以4-5厘米为宜。

玉米一般留苗密度为4000-4500株/亩,收全株玉米青贮的地块留苗密度5000株/亩左右。贫瘠的沙地、盐碱地或旱作地区,密度可适当减少300-500株/亩。

4水肥管理

水肥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。玉米在不同的生长期所需水肥不同。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。一般每生产100公斤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.5公斤、五氧化二磷1.2公斤、氧化钾2.0公斤。氮磷钾比例为:1∶0.48∶0.8。玉米从出苗到拔节,吸收氮2.5%、有效磷1.12%、有效钾3%;从拔节到开花,吸收氮素51.15%、有效磷63.81%、有效钾97%;从开花到成熟,吸收氮46.35%、有效磷35.07%、有效钾0%。

在播种至苗期间、玉米出苗后,苗小、生长慢,需肥水量很小,但要有适宜的底墒,确保全苗。在出苗到拔节期,需肥水量小,适当干旱有利于蹲苗。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需肥水量增加,应适当增加养分和水分,以保障玉米生长的需求。大喇叭口期至灌浆高峰期是需肥水量******的时期,特别是吐丝期前后非常敏感,此时缺肥水会导致植株营养不良、生长变弱,难以抽雄授粉不良,会造成严重减产。

5、防除杂草

1)农业措施:

田间沟渠、地边和田埂生长的杂草结实前及时清除,防止杂草种子扩散入玉米田危害。选用耐密玉米品种,抑制杂草发生和生长。采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、花生、绿豆等作物,减少伴生杂草发生。强化肥水管理,提高玉米对杂草的竞争力。

2)物理措施:

在玉米苗期和中期,结合施肥,采取机械中耕培土,防除行间杂草。中耕除草是玉米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,它不仅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,促进土壤中空气的流动,还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并消灭杂草。一般以3次中耕为宜:第1次在间苗后、定苗前进行,深度4cm左右较好;第2次在定苗后进行,深度以10cm左右为宜;第3次结合追肥进行,不伤根即可。当玉米部分根系裸露或长出气生根时,应培土10cm以上,以防止倒伏,并促进后期生长发育。

3)生态措施:

利用粉碎的小麦、大豆等作物秸杆覆盖,有效降低杂草出苗数。

4)化学除草:

玉米田杂草因地域、播种季节和轮作方式的不同,采用的化学除草策略和除草剂品种要有一定差异。

6、病虫害防治

玉米在整个生长周期中往往会发生各种病虫害,若不能及时、有效的预警防控,会导致病虫害大规模扩散与流行,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质量,甚至出现绝收。需要种植者重视前期的预防工作、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。玉米的病害主要是大斑病、小斑病,丝黑穗病、茎腐病、穗腐病、纹枯病、褐斑病、坚黑穗病和锈病、瘤黑粉病等。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、蓟马、黏虫和红蜘蛛等,心叶末期和穗期虫害多为玉米螟和蚜虫。一般以化学防治为主,如使用农药,具体可参考《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》

7、收获利用

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,不仅有较高的生物产量,也有较好的青贮品质。通常收获籽实要比收获青贮晚10天左右。

当全株干物质达到32~36%时收获青贮玉米最为理想。当籽粒乳线到达1/2-2/3乳线时收割。

一般建议留茬高度不低于25厘米,最低不低于15厘米,保持在15-30厘米之间即可。

切割长度,控制在2厘米以内,可随干物质含量做调整。干物质含量越高,切割长度越短,含量越低,切割长度越长。

三、风险提示

1、选购品种时,应向专业技术人员详细了解品种的适宜区域、特征、特性,根据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并参考种植说明。

2、在适宜种植区域内耕地条件下种植时参考该种植说明,如在非耕地条件下种植,种植者需综合考虑土壤类型、养分条件、土壤水分、盐碱含量等因素并配套最适种植方案。

3、温度和湿度显著影响种子生活力,购买的种子应及时播种,未使用的种子应妥善保管。种子应在避光、干燥的环境中保存,温度低于25℃,相对湿度<50%为宜,避免高温(>30℃)和高湿(相对湿度>60%或种子含水量>15%)的贮藏条件,贮存期不宜超过180天。

4、种植前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:

1)按照所购买品种的审定区域进行种植;

2)按照生产商提供的该品种的栽培要点、适应性及风险提示进行种植和管理;

3)结合本种植区域植保部门的提示进行病害和虫害的防治。



1625815687786959.png

克劳沃(北京)生态科技有限公司   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7311号
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4077号